第(2/3)页 “你拿什么去救?你知道他做了什么吗?”徐辉祖一双虎目死死的盯着徐妙锦的双眼,“文渊阁大学士的中门,也敢纵马踹开!宋讷是什么人?那是皇帝陛下亲封的‘开国明师’!你知道,这四个字的分量吗?不,你什么都不知道!” “救人?不是用嘴说的!那是要靠本事去做的!”徐辉祖的声音越来越大,就连外面的雨声也有些遮拦不住,“是,是我让他去亲近三殿下。也是我点头,让他便宜行事!可是,就连我都不敢如此张狂,他凭什么敢的?是真以为,陛下不敢摘了徐家的牌匾?还是以为,那帮书生真就文弱可欺了?” “他自己选的路,咬着牙也要走下去。”徐辉祖渐渐平复下自己暴躁的内心,语气也慢慢舒缓起来,“我让下人熬了碗汤,你喝完回房休息。这件事情,你就不要多问了。” 徐妙锦眼含泪水,望着自己这位大兄,“我是不懂朝廷争斗,也不清楚什么政见不同。但是我知道,那是我三哥。从小什么事情都让着我,依着我,疼着我的三哥。大兄要扛徐家的旗,保徐家的牌匾。那我自己去救。” 看着自己三妹执迷不悟的样子,徐辉祖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微微叹了口气。 外面的雨还在下,眼瞅着今夜是停不下来了。 ...... 回到皇宫里的朱元璋,一如往常那般,在寝宫里批改着奏章。 “老兄弟走的早,咱这个做长辈的,是该替他照顾照顾孩子。可孩子调皮不听话,那就要打屁股。” 伺候在一旁的太监只能低着头,装作听不见。 付大丰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眼下刚调过来的大太监刘嘉不敢多嘴。 自己能被陛下选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聪明。 他很清楚,朱元璋最痛恨什么。因而,从来不和外朝中人有任何往来。 哪怕是一根针,都不敢多拿。 刘嘉也喜欢钱财,如今做到这个位置上,宫中大大小小太监,多得是孝敬,犯不着去碰老朱的忌讳。 至于谁当皇帝这种事情,还远不是刘嘉所能接触到的。 朱元璋没有听到回复,嘴角稍稍有些抽动。 不多嘴的太监,才是好太监。 “朕乏了,熄灯吧。” “是,陛下。” ...... 暴风雨过后的应天府,带走了秋天的闷热。 天刚蒙蒙亮,百官们便已经换好朝服,早早的等候在午门外。 彼此熟悉的官员们,窃窃私语着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