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武德元年,春二月 长安,太学甲区菜圃 “陛下,此刻这帮太学生应当正在田里除草。”一名身着白袍,衣服背后写着太学祭酒四字的老者笑着对刘襄说道。 “哈哈!看来张公对于太学生的农耕活动比较清楚啊!”刘襄笑着说道。 刘襄创建太学后,以太学祭酒为太学的最高负责人,太学博士们一致推选了法家学长张恢作为了第一任祭酒,目前已经连任六年之久。 “陛下多次对老臣讲到“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老臣自然不敢放松对太学生的农事培养力度,若是培养出来的太学生不勤、四肢不勤”,老臣无脸面对陛下之信任啊!”张恢恭声说道。 “嗯,朕如果记得清楚的话,负责这片区域的菜圃的太学生应该是元鼎六年刚刚入太学的一批吧!”刘襄点了点头说道。 刘襄在创建太学时,专门让治粟内史署给太学拨了一大片农田,让每名在校太学师生都要利用学业之余负责一亩农田的耕种。 每年治粟内史署都会安排官吏检查耕种情况,若是作物收成不好,便会依照太学校规进行惩戒。 “嗯,陛下说的没错。元鼎元年的那一批太学生已经毕业,此菜圃便分给了这批刚刚入学的太学生。这一级中那么几名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其中有两名使老臣我都动了收徒的念头!”张恢笑着说道。 “哦!哪两名太学生如此得张公赏识?”刘襄颇为好奇道。 “是法家一派的赵禹和宁成两名学子,此二人在刑名之学上颇有研究。尤其是赵禹多次与老臣探讨疑难案件,判断案件条理十分清晰,见解独到啊!”张恢捋着胡子笑着说道。 “那朕就先恭喜张公得一佳徒了!”刘襄拱手说道。 赵禹和宁成也是汉代有名的酷吏,尤其是赵禹官至廷尉,与张汤一起制定修改过汉律。 “喔喔喔!” “喔喔喔!” 张恢与刘襄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只母鸡扑打着翅膀在菜圃里飞来飞去,而一群手持锄头、菜刀的青衣打扮太学生正在追赶这只母鸡。 “快抓住它!” “司马喜,你用锄头打鸡啊!” “韩孺你小心点,别踩到我种的菜啊!” 一帮太学生追着这只肥硕的母鸡在菜圃里窜来窜去,可就是抓不住它,气的这帮太学生咬牙切齿。 “抓住这只鸡后,我非要用它炖汤喝,炖它个七七四十九个时辰!” “我就不信了,抓不住一只鸡了!” “喔喔喔!” “嗖!” 忽然有一支飞箭射来,直接射在了这只肥硕却又异常灵活的母鸡脖子上,母鸡终于不能再蹦跶了。 “这只母鸡终于死了!” “哈哈哈哈!” “好累啊!” 看到母鸡死了以后,太学生们不约而同的松了一口气,瘫坐在田地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