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青年礼貌道:“怪不得大婶识字,原来是书香门第之后。” “大人谬赞了,民妇性情粗鄙,担不起书香门第这四个字。”吴翠翠谦虚道。 原主的父亲是个举人,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见到知府以下的官员,只需拱手问好,有免下跪的特权。 日常,纳税、出行等方方面面,都可以得到优待。 按理说,原主有一个社会地位不低,且满腹经纶的父亲。 虽不比富贵人家的娇小姐,但至少也应知书达理、善解人意。 然而,事实上,原主却是个好吃懒做、心胸狭隘、不带脏字不张口说话的泼妇。 名声比狗屎都臭。 吴翠翠也很好奇,原主这脾气究竟随了谁? 还是因为童年时期,家中变故对她影响太深重,以至于她性情大变? “本官初来乍到,身为父母官,自然要为民做主,大婶暂且回去等消息,逮到寻衅滋事的那几人后,本官定给大婶给交代。青年目光炯炯,俊逸清秀的容颜上,满是自信和朝气。 近在咫尺的距离,吴翠翠能感受到他言谈举止间的气度,以及单薄身量里一颗未经尘世讨喜的赤子心。 就像是出入社会的大学生,胸怀抱负,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劲儿头,是最难能可贵的。 青年自认为,不管以往十几年的经历如何,他被圣上派到牛头镇,成了一方县令。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自幼的教养,不允许他懈怠,不允许他忘了自己的本分。 无论大事小事,只要老百姓求到他头上,他必然好好处置,决不能有分毫马虎大意。 “那民妇拜谢大人。”吴翠翠双手交叠放在腰侧,欠着身子,中规中矩地行了个礼。 言罢,吴翠翠一行人离开。 眼瞧着走出县衙地界,刘氏忍不住砸吧嘴,“娘,新来的县令,好像和传言中不一样!” 吴翠翠招呼吴二壮和吴三壮,让他们兄弟来帮卖菜大娘挑着扁担,送老人家回家。 人走后,吴翠翠看向刘氏道:“人嘴两层皮,传言更是人云亦云,如果传言能当真,那律法条纹里,就不会有诽谤一罪。” 永远不要通过别人的嘴巴,去了解另一个人。 传言听听就行了,万不可当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