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新媳妇入门,细算起来,确实不够住。 “老大媳妇,老二媳妇,大妹,还有老二,要去镇上开店做生意,逢年过节也要回来住,盖房子也是应该的,我没意见。”朱老汉道。 两人一拍即合。 但宅基地不够大。 “隔壁那家没人户,按理说就是无主,盖新房的时候,往那边扩一扩,也合情合理。”朱老二出主意道。 为了避免将来起纠纷,吴翠翠追问道:“你们确定那户人家不会再回来?” 万一回来了,两家为了房子闹起来,得不偿失! 面子上也不好看! 朱老三扭干毛巾,边擦脸,边道:“不会回来的,他们一家去南边投奔亲戚了,临走之前说过不回来。” 再说了,朱家村不比外面,但凡出去的,就没有再回来的。 乡下的宅基地,更是没有合同没有文书,谁占就是谁的。 产权意识不强,也说明了村民间的彼此信任,就算那家人真回来的,大不了再开一块地盖新房子。 反正旧房子已经倒塌,住不了人了。 朱家村地多人稀,祖祖辈辈都在村子里生活,低头不见抬头见,不会因为这点事撕破脸。 “那好,盖房子的事,你们男人看着办吧。” 吴翠翠成功甩锅,盖房子这事,她是真不精通。 于是,当养鸡场差不多要封顶的时候,朱家男人分出一半,回家盖房子。 按照习俗,盖新房子上梁,需要办酒席。 吴翠翠和朱老汉商量,等新房盖好后,一起办。 省事! 朱老四干活的热情高涨,心想着自己搬的每一块砖,抹的每一捧泥,都是在建造他的婚房做努力。 想到这个,他浑身力气使不完。 只不过,吴翠翠记得他年纪小,希望他多历练些时日,等他再成熟稳重些。 暂时没有让他和周喜妹成亲的打算。 对此,朱老四没有怨言。 因为,没过多久,周喜妹她娘就牵着喜妹的手,主动登门。 “吴家大妹子,在家不?” 吴翠翠听到动静后,站起身,越过院子里干活的众人,走到大门口。 看见模样六七分像的俩人,机智如吴翠翠,根据周喜妹的娘的样貌和年纪,当即猜出对方的身份,立即笑道:“周嫂子,你来了,快请进来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