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冢宰最近确实春风得意,他这段时间为太子做了不少的事情,配合了太子不断打击兄弟的动作,太子一转没了毕方苑的劣势,将朝廷之上更多的大权掌握在手。 眼见着太子如日之升,其余兄弟噤若寒蝉,大冢宰行事也放肆了些。 大宗伯也不愿意自己就这么吃了亏,事情就这样僵持着。最后是康王从京兆尹的口中闻听此事,他不好直接出面提点大宗伯,便让京兆尹转告大宗伯,让他示弱,上书求圣上裁决。 康王身处太子党阵营,行事想法又不以太子为主心骨,是以把不少事情都看得透彻。 康王清楚,昭宁公主外放出京后,皇帝的态度多多少少变得有些奇怪。而且当年昭宁公主外放的具体原因,皇帝对外公布的还是很模糊,只知道当时有大冢宰的手笔,毕竟是大冢宰入宫去把皇帝请出宫的。 而后皇帝对他们兄弟几个就变成了有些“纵容”的态度,就好像允许他们任意发挥一样。 这样硬碰硬,吃亏的是他们,得益的是太子。太子是正统,朝臣天然就会主动考虑他。 太子最近打击兄弟打击的欢快,几个兄弟已经差不多要成去藩地就封的光杆王爷了。 去了那就县城巴掌大的封地,还要被人监视,几乎就是不要想有什么动作了。 虽然皇帝纵容太子坐大,但他对大冢宰可没有这么仁慈的态度。康王清楚,太子这一年多以来,做的事情不少都有大冢宰的暗中相助。 皇帝对太子没有不满,对大冢宰却已经不满了。大冢宰这么多年稳坐冢宰之位,正因为皇帝觉得他是自己的臣子,会按着自己的心意做事。 第(2/3)页